5月8日,歷經7個月的緊張施工,中核五公司承建的連云港石化低溫儲罐項目3號儲罐拱頂于11時38分到達設計位置,比預計節點時間提前3天,圓滿完成氣壓升頂工作。
該儲罐為我國自主設計建造的迄今為止全球最大容積乙烷儲罐,其外罐內直徑82米,罐頂高約50余米,拱頂塊重673噸。此次氣壓升頂作業采用中核五公司具有自主知識產權的國家級“大型低溫儲罐拱頂氣壓頂升施工工法”“大型低溫儲罐拱頂氣壓頂升施工工藝及其平衡導向裝置專利”等關鍵技術完成。據項目相關負責人介紹,該技術的難點在于控制好整個穹頂的平衡、密封及提升速度,保持穹頂的平穩上升。
為進一步保證安全質量,此次作業前,中核五公司特組建了以天然氣工程事業部副總經理楊小兵為總負責的專家團隊,制定專項檢查方案,提前一周進駐項目現場指導、排查。無論是人員配備、工裝檢查、設備校準,還是方案審核、系統測試等,專家團隊均逐條羅列,并每天午晚兩次組織專題會議跟蹤落實。事無巨細,一絲不茍,高標準、高質量的確保了氣壓升頂工作順利進行。
據悉,連云港低溫儲罐項目由浙江衛星石化股份有限公司投資建設,共包含3臺同等規格16萬立方乙烷儲罐。建成后的主廠區和罐區致力打造成為國內首家高安全、高技術、高質量、高環保的輕烴綜合利用示范產業基地。
中核五公司負責3號、4號低溫罐建設,是該項目的主要建設方。
自2018年10月開工以來,中核五公司連云港低溫儲罐項目建設一往無前、屢創佳績:從樁基周圍土方開挖、回填到完成7240立方米體量的承臺澆筑,歷時45天,實現國內16萬立方大型低溫儲罐承臺同體量單罐澆筑時間最短紀錄,提前完成承臺澆筑節點;3號、4號兩臺儲罐48片拱頂用時30天完成預制,創造了國內單臺儲罐拱頂塊吊裝完成僅用時3天的新紀錄;拱頂塊吊裝打破了國內從墻體3層開始起吊拱頂塊的常規吊裝工藝,改為從2層開始起吊,保證了著落點就位的精度質量,減小了大型起重設備吊裝噸位,節約了項目成本,也降低了吊裝作業的安全風險,為后續此類大型低溫儲罐項目拱頂吊裝作業提供了寶貴經驗;通過優化施工工序和調整作業進度,提前3天完成此次氣壓頂升工作。
一幕一幅景,幕幕振人心。不畏艱難,勇于挑戰,中核五公司連云港低溫儲罐項目部提前實現一個又一個里程碑節點目標,用實際行動詮釋了責任和擔當,以實際效果展現了價值和貢獻,塑造了良好的企業形象。
“做一個項目、樹一座豐碑、拓一方市場、交一方朋友”,中核五公司將一如既往的重視安全和質量,著力做好在建工程建設,鑄造精品工程,樹立“中核”品牌,贏得客戶信賴,為后續深化合作和實現公司十三五戰略目標奠定堅實基礎。
(建筑行業信息宣傳工作通訊員:中核五公司:李雪 供稿、鄭恒 撰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