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間定格在下午14時38分,烈日當空,一群人仰著頭,迎著耀眼的陽光,緊張地盯著回收架上的泵管,空氣似乎都凝結了。就在這時,“噗”的一聲,泵管中的混凝土噴射而出,重重擊打在回收罐車上,濺起一朵朵美麗的砼花,“成功啦!成功啦!”現場響起了陣陣掌聲和歡呼。
8月9日,中建商砼天津公司進行“中國建筑千米級摩天大樓”混凝土超高泵送盤管模擬實驗,強度分別為C60、C50、C30的三種超高層特種混凝土經由水平盤管泵送而出,試驗取得圓滿成功。水平實驗盤管全長超過800米,由14組排管排列、28個彎頭連接組成,通過理論換算,相當于垂直泵送高度612米!而這個數字,已經超過世界第一高樓迪拜塔的泵送高度606米。
超高混凝土泵送是指泵送高度超過200米的現代混凝土泵送技術,此次超高層泵送模擬實驗是中國建筑“千米級摩天大樓建造技術研究”課題中關鍵的技術環節。此次實驗是中建商砼對混凝土超高泵送技術的一次有力探索,也是在建超高層項目(如天津117項目、武漢606綠地項目)施工過程中的一次實地演練和實力展示。
千次實驗,打造國內領先外加劑工藝
為滿足超高泵送工藝需要,需要適當的漿體含量和適宜的流動性,泵送混凝土通常用水量較大,而混凝土性能則要求將水膠比控制在較低水平,這其中的矛盾需要外加劑來解決。
據悉,從2014年3月底開始,中建商砼天津公司外加劑廠每天要進行不少于8次實驗,不斷調整外加劑組分,改善外加劑功效。截至模擬實驗前, 1000多次試配使中建商砼的外加劑工藝達到國內領先水平。此次,外加劑在模擬實驗中大放異彩,使混凝土出現了“石頭浮在砂漿上”的奇觀,“進去什么樣,出來還是什么樣”,混凝土性能在泵送過程中幾乎沒有發生損失。
反復驗證,不斷優化混凝土配合比
混凝土的可泵性同泵送管壁的摩擦、壓力條件下的漿體性能和混凝土質量變化等緊密相關,混凝土的配合比則是這一切的先決條件。以高銀117超高層項目為切入點,中建商砼在有大量混凝土超高泵送技術積累的條件下,反復驗證,尋找最佳摻合料比例,確定摻合料的最佳替代摻量,通過調整外加劑性能、砂率、粉體含量等,從每一道工序上著手,不斷優化混凝土配合比,提高混凝土的可泵性。
精心籌備,為實驗創造最佳條件
中建商砼成立由公司總工程師牽頭的工作小組,在原材料準備、技術保障、設備安裝、過程控制等各方面入手,保證成功完成實驗。在原材料準備方面,用于實驗的每一種材料進場都要經過嚴格的檢驗,驗收秉持“零容忍”態度,從原材料性能上保證混凝土可泵性;在技術保障方面,除改進外加劑功效和優化混凝土配合比之外,還從各兄弟區域、各所屬單位抽調技術骨干,對整個實驗進行全盤策劃和技術指導;在實驗設備方面,一批經驗豐富的員工合力架設超過800米的水平管道,密實程度好,直到實驗完成,連接件無一處漏水、漏漿;過程控制方面,實時檢查泵車的壓力狀況、泵管有無漏水漏漿情況、連接件的狀況,實時監測、實時調整,為實驗成功保駕護航。
隨著經濟和社會的發展,建筑向綠色、節能發展的方向勢不可當,這也為超高層泵送提出了更高要求。中建商砼作為一家具備預拌混凝土生產最高資質的大型國有企業,有能力也有義務通過超高泵送的技術研究,進一步豐富并提高混凝土行業在超高層泵送方面的技術儲備,更好地為中國乃至全世界的城市化建設服務。(供稿人 邱文松 李明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