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1日,武警水電部隊川藏聯網工程醫療衛生保障醫院在西藏昌都揭牌運營,標志著一個設備先進、功能齊全,服務于沿線萬名建設者的川藏聯網工程醫療衛生保障體系基本建成,為川藏聯網工程的順利建設奠定了堅實基礎。
世界上穿越地質結構最復雜、最具建設挑戰性的高原超高壓交流輸變電工程——川藏聯網工程是落實國家西部大開發戰略,服務藏區經濟社會跨越式發展和長治久安的重要工程,也是繼青藏交直流聯網工程之后,第二條連接西藏與內地電網的高電壓等級線路,工程起于四川省甘孜州鄉城縣,止于西藏昌都縣,沿線途徑巴塘、察雅、昌都等地區,全線110千伏及以上線路1500公里,總投資約69.86億元,將新建昌都、巴塘兩座500千伏變電站以及邦達、玉龍兩座220千伏變電站,計劃2015年建成投運。武警水電二總隊承擔了川藏聯網工程西藏段全線的醫療保障任務。
該工程平均海拔3850米,大部分地區處于低氣壓、缺氧、嚴寒、大風、強輻射和鼠疫疫源等區域,自然環境惡劣,含氧量只有內地的50%左右,高海拔施工環境極易誘發各類高原綜合病癥,對建設者的身體健康、生命安全和勞動能力構成極大威脅。武警水電二總隊自承擔該工程西藏段醫療保障任務以來,迅速抽調77名醫護人員,配置高原救護車、制氧機、高壓氧倉等先進醫療設備,克服時間緊、任務重、高原缺氧、通訊不暢、生活條件惡劣等困難,在工程沿線建成7個能隨隊巡診的一級醫療站,3個功能齊全、設備先進的二級衛生所,并在西藏昌都設立了能開展重大高原病救治和外科手術的三級醫療機構,制定了科學、周密的醫療保障體系實施工方案。
根據高原準入的相關規定,給每一名建設者進行高原病、地方病、傳染病預防培訓,并給每一名建立健康檔案,嚴把入口關,確保體檢不合格人員不上線、未經基地習服人員不上線、未經培訓人員不上線。施工期間,7個一級醫療站,3個二級衛生所和位于昌都的醫療保障醫院,將為川藏聯網工程建設提供優質高效的醫療服務。全線醫務人員決心以高超的醫療技藝、敢于挑戰生命極限的頑強作風,全力守護每一名建設者的生命安康,努力實現川藏聯網工程建設高原病零死亡、零傷殘、鼠疫及重大疫源性疾病零傳播的“三零”目標。據悉,西藏昌都電網和四川甘孜州西南部電網長期孤網運行,電網結構薄弱、調節能力差,嚴重制約藏區經濟發展,川藏聯網工程的建設將從根本上解決工程沿線川藏兩省區無電地區的通電問題,有利于改善西藏昌都和四川甘孜西南部人民的生活水平,對于維護藏區安全穩定具有重要的政治意義,是一項重大的政治工程和民生工程。同時,昌都地區和甘孜地區水電資源十分豐富,工程的建成將滿足未來金沙江上游、瀾滄江上游和玉曲河水電開發送出需要,對于加快資源優勢轉化為經濟優勢,推動昌都地區、甘孜巴塘地區乃至川藏兩地區的跨越發展具有重要意義。(建筑時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