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來,上海市建筑施工行業協會以白玉蘭獎創優活動為抓手,積極引導會員企業履行社會責任,聚焦保障性住宅工程創優,取得較好效果。
建立保障房創優激勵制度
從2010年起,協會就深入企業調研聽取意見,專門出臺了保障房創白玉蘭獎的鼓勵政策。一是對保障房的申報面積適當放寬,對于低于8千平方米的保障房就被納入了企業的創優目標,促進企業在保障房上多創優。二是為解決保障房竣工交付時間與白玉蘭獎評審時間的矛盾,實施了提前評審制度,這一舉措受到了企業的歡迎,也促進了保障房的創優數量。三是為鼓勵企業創建觀摩樣板工程,制定了創建觀摩樣板工程的鼓勵辦法,對創成觀摩樣板工程的企業頒發榮譽證書,在綜合實力排名中按白玉蘭獎計分標準的三倍記分給予激勵,并在該協會會刊、網站上宣傳報道。同時,舉辦全市范圍內的現場觀摩活動,提高創建企業的知名度。
加大保障房創優指導力度
協會首先加強保障房創優的目標管理。2012年初聯合市安質監總站召開了保障房創優動員會,向本市和進滬參與保障房建設的企業落實創優目標。同時召開白玉蘭獎五大創優賽區會議,明確了“擴大創優面,縮小空白點”的創優工作目標。
其次圍繞保障房創優,加大對創優企業的技術指導,組織協會的專家,分析了上海保障房建設現狀和常見的質量通病,請專家編寫授課教材,為創優企業舉辦了《保障性住宅質量通病防治與對策》的指導講座,幫助企業逐一分析通病產生的原因以及防治技術措施,受到企業的歡迎。
最后,為幫助創優企業不斷拓寬創優視野,協會每年都組織創優企業走出去,向兄弟省市學習創優經驗,觀摩他們的優質工程,從而促進創優企業提高自身的質量管理水平。
搭建保障房樣板示范平臺
協會從2010年開始,每年組織保障性住宅工程的現場質量觀摩活動。觀摩活動不僅吸引了越來越多的創優企業,并逐步擴大到各區(縣)質量監督站、建筑業協會和部分監理單位,觀摩人數年年創歷史新高。2012年新春伊始,協會組織了由上海建工七建集團有限公司承建的張家浜楔型綠地住宅一期工程,全市范圍內有5千多人從四面八方趕到現場觀摩,為保障房創優起到了較好的示范引領作用。
同時,為了幫助創優企業更好的掌握白玉蘭獎的創優質量標準,協會從2011年下半年開始,在組織半年度一次的白玉蘭獎現場檢查過程中,組織3個攝影師全過程跟著屋面外墻、室內、安裝三個評審小組,全面拍攝分部分項工程的細部節點的質量“亮點”,至今已在2多個創優工程上采集了“亮點”,計劃編輯創優質量“亮點”指導畫冊發至全體會員企業,指導企業按精品標準創優,促進提升上海的工程質量水平。
保障房創優勢頭逐年上升
通過連年的創優引導,會員企業積極響應協會的號召,上海保障房創優呈逐年上升態勢。
2011年,上海市白玉蘭獎工程中住宅工程有67個,其中保障房工程23個,占34.3%,并有2個工程創建成觀摩樣板工程。
2012年,上海市白玉蘭獎預評入選的工程中,住宅工程有83個,其中保障房工程52個,占比上升到62.6%,增幅達126%,并有3個工程創建成觀摩樣板工程。
在新的一年中,協會將一如既往的狠抓保障房創優,爭取再上新臺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