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14日上午,由湖北省委宣傳部、湖北省人民政府新聞辦公室統一安排的“回首五年看成績”大型系列新聞發布會繼續舉行。在發布會現場,湖北省住房和城鄉建設廳副廳長毛傳強回顧了湖北建筑業過去5年的成績,并明確了今后的發展目標和主要任務。
總產值年均增長28% 邁進“5000億元俱樂部”
過去五年,湖北省建筑業產業規模持續擴大,總產值呈勁爆式攀升,一年跨越一個新臺階。2007年首次達到2000億元,2009年突破3000億元,2011年升到5617元,一舉闖入“5000億元俱樂部”,領先中部,全國排名第七。總產值年均增長28%,高于全省GDP增速,高于全國同行業平均增幅。
今年上半年,在全國經濟增長上行壓力加大的背景下,湖北建筑業完成總產值2671億,同比增長21%,總產值排在浙江、江蘇、山東等強省之后,居全國第4位。
湖北城鎮化水平中部第一 建筑業帶動30多個產業
一直以來,建筑業承載著湖北省城鎮化進程的雙重使命,既作為重要的經濟引擎,又為全省農村富余勞動力轉移提供大量就業崗位。我省建筑業增加值,從2007年的505億,增加到2011年的1281億。建筑業有效帶動了30多個相關產業的發展,支柱產業地位不斷得到加強。稅收貢獻也持續增長,從2007年的77億元,上升到2011年的300億元。
隨著建筑業的發展,我省城鄉面貌正在發生巨大變化。琴臺大劇院、辛亥革命博物館、武漢綠地中心、武漢站站房、武漢地鐵等一大批規模大、技術含量高的大型工程相繼竣工或正在興建。有力支撐和配合了城鎮化進程。去年,我省城鎮化率達到了51.83%,位居中部第一。
行業特色品牌日益彰顯 “十大名片”風靡神州
五年來,全省住建系統堅持“扶持一批”(專業、勞務等特色企業)、“壯大一批”(優勢企業和地方龍頭企業)、“穩定一批”(發展勢頭旺盛的大企業)的方向,著力培育和支持發展核心競爭力強的建筑產業集群。
目前,我省建筑業特色專業發展勢頭強盛。中建三局領軍創新、武漢橋建、新洲建筑、鋼構集群、孝感勞務、大冶古建、石首防水、黃岡窯爐、凌云幕墻、定向爆破等,已成為湖北建筑業的“十大名片”。
中建三局承接了全國17個省市區的第一高樓;武漢橋建承建了國際國內的1000多座橋梁,全國七成以上的橋梁都是“湖北造”;黃岡窯爐年均完成產值占全國總量的80%以上;石首防水占據國內55%以上的高端市場;大冶園林古建在全國同行市場擁有50%的份額。
這些叫響荊楚、風靡神州的特色品牌,儼然矗立起湖北建筑業跨越式發展的一座座豐碑。
把握“黃金十年” 總產值3年超過1萬億元
湖北省第十次黨代會曾指出,未來十年,是湖北發展的“黃金十年”,湖北將面臨著很多重大機遇,為我省建筑業發展提供了十分廣闊的發展前景。
毛傳強表示,當前和今后一段時間的發展目標和主要任務,主要有以下幾點:
第一,產業規模要大幅增長。爭取用3年左右時間,完成建筑業總產值超過1萬億元,年均增長15%以上,增加值突破2000億元,實現利稅800億元以上。第二,加大結構調整力度。支持企業開拓市場,調整產業結構,打造百億元企業集群,打造湖北建筑業企業品牌。到2015年,要扶持2-4家有實力的建筑企業上市。第三,增強科技創新,強化節能減排效果。到2015年,城鎮新建建筑嚴格執行國家50%的節能標準,武漢城市圈城區新建居住建筑推行65%的節能標準。發展綠色建筑1000萬平米,可再生能源建筑應用面積達2500萬平米。
此外,在創新質量安全監管方式、促進行業自律規范、加快培育行業人才、推進行業文化建設等多個方面,都要進一步加強。
毛傳強表示,通過兩三年的努力,力爭將我省建筑業打造成為“萬億元產業”,進入全國建筑業強省的第一方陣。(大楚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