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素有“國際花園城市”之稱的大連,一組美麗的別墅群正拔地而起,它東靠太山,西臨黃海,依勢而建,它就是由香港和黃地產公司開發、河北建設集團大連分公司承建的和黃臥龍北B區商住項目。該項目是河北建設集團承建的第一個完全由港資企業開發的項目,它已成為一扇對接國際性大企業的窗口,并為該集團積累了豐富的與“英式化”項目管理模式對接的管理經驗。
和黃臥龍北B區商住項目位于大連市金普新區小窯灣,建筑面積8.1萬平方米,共60個單體工程,含3棟高層、57個多層別墅及車庫,合同工期837天,總造價約2.3億元。項目于2013年12月開工,經過一年多建設,所有主體已于今年1月完工,合同約定2016年4月全部交付使用,因大連冬季寒冷,項目部計劃于2015年11月基本完成,現正在二次結構、外墻裝飾、室內裝修、室外景觀施工階段。
該項目也是和黃地產在大連開發建設的首個項目,業主對此給予了高度重視,在反復考察了近20家擁有特級資質的施工企業、其中包括一些“中”字頭的企業后,最終選擇了河北建設集團,體現了對該集團的極大信任。為此,大連分公司乃至河北建設集團均將其列入重點項目,組建了強有力的項目團隊進場。
業主陣容強大,承建方高度重視積極應對
“和記黃埔是國際性大公司,實行的是‘英式化’項目管理模式,這一模式最顯著的特點就是規范化、程序化、標準化的流程運作和嚴密的合同約定,沒有人情化空間。雖然過去我們之間有過接觸,思想上也有所準備,但進場后仍有諸多不適應,對此我們積極應對,很快打開了局面。”項目執行經理王煥旭介紹。
和黃項目雖然規模不大,但業主配備各類專業人員26人,監理11人,香港總部派出2名QA(即質量監督人員)常駐現場直接對總部負責,同時還聘請了機電、消防等多家專業顧問公司為其服務,可見業主的重視程度、管理的正規與國內大企業模式的區別。河北建設集團下屬的大連分公司為適應甲方管理需要,平時僅需配備20余名管理人員的規模,最高時多達37人,該分公司副經理王衛明擔任項目經理,項目班子成員也多為參加申報魯班獎工程建設的骨干。大連分公司經理楊爽投入了大量精力,協調各方關系,組織項目部學習培訓,深入現場指導,親自督戰形象建設,高標準的臨建令甲方眼前一亮。河北建設集團總裁曹清社、副總裁、總工程師高秋利也對工程給予了關注,顯示承建方的合作誠意,雙方關系日益融洽。
業主報批規范,承建方主動溝通盡快融合
業主要求在各分項工程施工前均需要報審施工方案、深化圖紙、使用的物料以及施工工藝樣板,審批通過方可進行大面積施工。同時必須嚴格按計劃、方案及圖紙深化施工。如各專項施工方案報審后需經過監理、設計院、顧問公司、大連地區工程部、香港總部審批,每輪審批時間為7-14天,如不合格需重新報審,仍為7-14天,直至審批合格后方可施工。由于流程復雜,審批時間長,這就要求上報的施工方案高質量,爭取一次性通過。
為了保證一次性審批合格率,項目部組織人員學習合同和施工組織設計,熟悉管理要求和質量標準,爭取主動;定期與業主方多溝通、勤交流,專業崗位對口互動,掌握業主要求,很快項目人員素質得到提高,雙方理念融合的速度也大大加快。
“在這方面,我們是有教訓的。”項目總工戴海南說。“比如在鋼筋施工方案中我們制定的是Φ14-Φ20的墻、柱鋼筋,連接方式采用電渣壓力焊。但在施工過程中發現這樣的鋼筋只有80多根需焊接,由于量小、利潤少,質量和進度就跟不上。后來項目決定將連接方式改為綁扎搭接,但監理及甲方不同意擅自更改。于是項目先提交說明,經同意更改后,又重新報審方案,19天后新方案才審批通過,對工期造成了不利影響。我們吸取了教訓,每次都根據總進度計劃編制詳細的方案、深化圖紙報審計劃,一般性方案提前30天,重要性方案提前40天,通過仔細研究、結合實際,經內部層層審批最終上報,基本上都能按時、保質地通過。”
除施工方案、深化圖紙外,甲方要求對使用物料及施工工藝樣板提前報審,項目需要根據物料報審計劃在分項工程開始施工前,上報施工所需材料廠家的營業執照等8種關鍵信息,確保物料全方位滿足合同規定、設計及法規要求,且對材料樣板進行封樣。材料審批和施工方案的審批流程一樣,審批合格后方可進場,包括一顆用在臨時圍擋上的螺絲釘都要報審及封樣。材料在進場時監理及甲方要對進場材料與之前上報物料之樣板比對,一致后方可使用。
根據經驗,物料的審批是制約現場進度的一項大問題。在開工之初就發生過因使用物料未及時通過審批導致部分工程停工的事例。為此,他們專門安排兩名采購人員根據計劃所需,用了近5個月將項目上本年度所需的材料全部找到相關資料和材料樣板,完成了材料報審,使得在后續施工中未因無料可用而影響進度。“都說顧客是上帝,但有很多材料因為用量少,需提供的資料繁雜,我們還得求著商家,那些日子我們沒日沒夜地聯系,沒早沒晚地跑,聯系本地的、外地的廠家,甚至還聯系到了香港。”采購員小秦的笑容里寫滿了自豪。
業主質量嚴格,承建方精益求精贏得信賴
質量是工程管理極為重要的一環,也是業主最為關注之處。在施工中,業主和監理對施工工藝和質量細節檢查非常嚴格。現場不僅有監理及業主對現場質量進行控制,還設有土建及機電駐場QA各一名,每天對現場工程量檢查,且每月會有中央QA定期到項目進行檢查,一般為4-5天,主要檢查材料報審及使用、工程檔案、實體質量等問題。發現問題中央QA會直接上報香港董事。
為此,項目上也同樣加強了對現場的質量控制。在施工中嚴格執行“三檢”制度,確定實物質量達到要求后方可報監理及業主最后檢驗。項目部還采取 “分樓包片,責任到人”,“關鍵工藝、重點施工部位”嚴看死守,“事前交底,過程監管,責任追查”等措施,取得較好效果。2014年底該項目獲評遼寧省住建廳“示范工程”。
冬去春來又一載,雙方在合作中逐漸了解,在磨合中增進友誼,尤其是承建方踐諾守信的良好作風和對進度、質量以及安全生產的嚴格要求,逐漸贏得了業主的信賴。他們主動向承建方咨詢后續5A項目開發的意見,還邀請承建方參加和黃在東莞項目的招投標。有了大家辛勤的付出,河北建設集團從中積累了豐富的與“英式化”項目管理模式合作的經驗,又多了一扇對接國際性大企業的窗口…… (供稿人 尹春秀 于繼凱 戴海南)
